• 즐겨찾기
  • 시작페이지로 설정
  • 장바구니
  • 마이쇼핑
  • 주문/배송조회
  • 고객센터
(0)
50%
乐歌中国: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 [平装] 악가중국:근대음악여사회전형[평장]
乐歌中国: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 [平装] 악가중국:근대음악여사회전형[평장]
판매가 24,000원  할인내역
할인내역

구분 할인
기본할인 12,000원
12,000
적립금 120원
배송 택배 70,000원 이상 구매 시 무료
고객평가 0건  ★★★★★ 0/5
저자 李静 (作者)
ISBN 9787301214367
출판사 北京大学出版社 북경대학출판사
수량
총 상품금액 12,000

基本信息

  • 出版社: 北京大学出版社; 第1版 (2012年10月1日)
  • 丛书名: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
  • 平装: 292页
  • 语种: 简体中文
  • 开本: 16
  • ISBN: 9787301214367
  • 条形码: 9787301214367
  • 商品尺寸: 22.8 x 15.4 x 1.4 cm
  • 商品重量: 299 g

    商品描述

    编辑推荐

    《乐歌中国: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》编辑推荐:与以往的研究不同,《乐歌中国:近代音乐文化与社会转型》从一个全方位的“文化”视角来研究中国近代的“音乐”问题。在更深的意义上,作者希望可以进一步思考传统“乐教”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--思考在对“安顿人心”缺乏关注的现代社会中,“音乐”可能扮演的角色。

    作者简介

    李静,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、硕士、博士。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,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讲教师。主要从事中国诗乐文化、明清小说等方面的研究。现主持教育部“近代音乐文化编年”课题。发表论文十余篇。曾参与编写《中国小说鉴赏》(教育部指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)、《从梅花说到美》(四川天地出版社,2012年)、《礼乐无锡》(江苏文艺出版社,2009年)以及《近代散文史》(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即出)等工作。

    目录

    绪论
    第一节 选题旨趣
  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,以及存在的问题
 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
    第四节 本书各章说明
    第一章 近代音乐的“发生”--“音乐”重新进入“政”、“教”体系
    第一节 近代对音乐的重新“发现”
    第二节 近代的“音乐改良”
    总结
    第二章 “尚武”的歌曲
    第一节 晚清的三部军歌
    第二节 近代“尚武”精神的提出
    第三节 “尚武”的乐歌创作
    第四节 近代音乐中的身体政治--“军国民主义”与学校音乐、体育教育
    第三章 俗乐改良--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道路
    第一节 《新小说》上的“杂歌谣”
    第二节 《绣像小说》上的“时调唱歌”
    第三节 近代音乐改良的第二条路线
    第四节 以民间曲调入学堂乐歌
    附录 近代期刊中的“歌谣”
    第四章 “文”、“白”之间
    第一节 “文”、“白”问题的初显
    第二节 “质直如话”的“教育唱歌”
    第三节 “古义微言”的“国学唱歌”
    第四节 “正体”与“别体”
    第五节 “文雅”:近代乐歌艺术性的诉求
    第五章 国歌的诞生--以民国国歌《卿云歌》为中心
    第一节 “国家主义”与晚清的爱国歌曲
    第二节 民国国歌《卿云歌》的诞生
    第三节 对中华民国的政治想象
    第四节 国歌品性之争:“右文”还是“尚武”
    第五节 歌词之争:“文言”还是“白话”
    第六节 曲谱之争:“中乐”还是“西乐”
    第六章 音乐作为一种“文明的”生活方式
    第一节 音乐作为一种“健康的”生活方式
    第二节 音乐作为一种“审美的”生活方式
    第三节 近代音乐带来的礼仪变化
    第七章 近代乐歌对“少年中国”的想象与塑造
    第一节 近代乐歌对新事物的宣传
    第二节 近代乐歌对新人格的塑造
    第三节 新人眼中的新世界
    结语
    附录 1901-1918年乐歌集存目
    主要参考文献
    后记

    文摘

    版权页:


    这些杂志上的“歌谣”类栏目清晰地表现出对《新小说》“杂歌谣”栏和《绣像小说》“时调唱歌”的继承。例如,《振华五日大事记》和《中外小说林》等杂志上刊载的大量“粤讴”作品,就是对《新小说》的继承。再如,《杭州白话报》在1901年创刊时并没有“歌谣”类栏目。类似“歌谣”的作品,如第1、2号上的《大家想想歌》、第2年第1号的《学堂乐》、第2年第4期的《醒国民曲》,尤其是第5-15期上许多以“唱……”为标题的作品--《唱团匪认祖家》、《唱御驾到西安》、《唱读书人真不了》、《唱做官人真不了》、《唱团匪闹京城》、《唱商贾大艰难》--都收录在“杂文”栏目中。等到《新小说》出刊,《杭州白话报》不但转载了上面的《出军歌》和《洋大人》两篇作品,名之为“杂歌谣”或“新歌谣”,而且受其启发,还开辟出“新弹词”栏和“歌谣”栏发表自己的作品。而《宁波白话报》在改良后,“歌谣”栏中除收录了近代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《马蚁》外,其他全是“时调唱歌”类的作品:《缠足叹(十送郎调)》、《戒烟五更调》、《象山不缠足会吴歌(仿十二月花名体)》、《农人悔赌(摊黄)》和《望江南(戒缠足也)》。作品的内容也非常集中:戒缠足、戒烟、悔赌,都是“时调唱歌”惯常表现的主题。《江苏白话报》则更为有趣,甲辰年(1904年)第1期上标注为“时调唱歌”的《花名山歌(劝你们不要相信烧香念佛)》竟然隶属于“小说”栏,反映出该刊编辑与梁启超对《新小说》“杂歌谣”栏定位的契合。
    一份报刊为求内容丰富,在适合自己定位的情况下,常常试图涵盖尽可能多的报章栏目。而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艺术品种,必然在编辑者的考虑之列。但是,白话报针对中下层民众的定位,必然使得编辑者舍弃“文人化”的诗词,而取“歌谣”性质的作品。如《安徽俗话报》名其栏目为“诗词”,不过其作品却不怎么“阳春白雪”,而是更多带有“杂歌谣”的气质。栏目中不但转载了《绣像小说》“时调唱歌”中“讴歌变俗人”(李伯元)的《送郎君(悲北事也)》(第1期)和“天地寄庐主人”(李伯元)的《戒吸鸦片歌(仿梳妆台五更体)》(第9期),而且还刊载了许多“俗曲新唱”类作品。如第1期的《叹五更(伤国事也)》、《醉东江(愤时俗也)》、《送郎君(悲北事也)》,第4期的《十杯酒(讥苛税也)》,第6期的《从军行(仿十送郎调)》,第7期的《十二月写郎--梳妆台调》,第9期的《戒吸鸦片歌(仿梳妆台五更体)》,第10期的《叹十声(仿烟花调)》,第14期的《祝国歌(仿鲜花调)》等。与《安徽俗话报》类似的还有《第一晋话报》的“词曲”栏。在目前可见的刊物中,“词曲”栏下刊载了两篇作品:《天足会歌》未标明演唱的情况,但《兄弟从军歌》却清楚地标明了使用“十二月调”。
遗迹里的中国史 유적속의 중국사
32,700원
庄子:人生无意读庄子 장자 : 인생무의독장자
11,900원
印度现代建筑 인도의 현대 건축
22,800원
老谋子司马懿 노모자 사마의
19,800원


회원님의 소중한 개인정보 보호를 위해 비밀번호를 주기적으로 변경하시는 것이 좋습니다.
현재 비밀번호
신규 비밀번호
신규 비밀번호 확인
6~20자, 영문 대소문자 또는 숫자 특수문자 중 2가지 이상 조합